反抗清王朝的东捻军和幅军起义
反抗清王朝的东捻军和幅军起义
十九世纪中叶,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无能的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7000万元的战费和赔款,向人民残酷剥削,苛捐杂税翻了两番。淮河、黄河一再泛滥溃决。鲁南等地官吏不恤,饥民无以为食,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之中。为了生存,各地农民揭竿而起。北方的白莲教、捻党,南方的天地会十分活跃。1851年1月11日,南方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掀起了农民爱国运动**。
第一节泇河难流
捻军、幅军起因
捻军即捻党起义军,起源19世纪初活动于皖、鲁、豫一带的农民秘密组织,又称’捻子’,取’聚众为捻’之义。所谓’捻’,即农村迎神赛会时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他们活动分散,每一股称为一捻,少则几人、几十人,多者不过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数越多,’居者为民,出者为捻’,多是一些生路艰难的农民群众。它不是宗教组织,不崇尚具体的神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和仪式。清政府虽然一直严禁结捻,但是由于捻党是分散零星的武装活动,所以还没有把它视为大患。19世纪40年代山东、河南、江苏捻军起事,幅军乘势配合,成捻结幅愈众,到处揭竿而起,矛头直指腐朽的封建清王朝。鲁南幅军出之漕运。明万历二十年(1593年),开挖引灌源自抱犊崮山区的泇河运道,取运河水补充台儿庄一带的运河水源,致使兰陵以南’水道畅通,运河游船,连槁北上,岁逾千艘’。江苏徐州、邳州、海州、宿迁和山东郯城、兰山、费县、峄县的百姓多随波逐末,船工、纤夫、装卸工等累数十万,形成一支庞大的流民队伍。’私相雄长,阴有部曲’。他们经常以匹布分幅帕头,私下结成武装,以’拜幅’的形式,组成秘密团体,拉起队伍,反抗封建压迫,称为’结幅’。因凡入该组织者均以红色幅巾勒头(即二尺红绫扎头),故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幅党’、’幅匪’。清嘉庆、道光年间,即有聚众起事活动。当时,这类组织呈分散式结构,互不相属,各自活动,且称谓不一。今山东苍山县,境内时属兰山、郯城’(属邳州)、费县、峄县边区,是幅军主要活动地区。这些反清组织团体,在郯城、兰山境内叫’幅’,台儿庄一带称’复’(幅),滕县、峄县、费县境内叫’棍’。因此旧籍在叙及此组织时往往’幅’、’棍’混用。《湘军志·平捻篇》云:’当时称谓,邳、郯、兰境内曰幅匪,滕、峄境内曰棍匪。’邹县、泗水、曲阜叫’教军‘,鲁西南有’长枪会’等。中国近代史上则统称淮河以北的农民反清起义为捻军起义。’昼伏夜动,聚散不常’是这些武装组织的行动特点,虽被清政府’擒斩已不胜纪’,但抗清之火终未扑灭。
泇河运道的命运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鲁苏边界民众为谋生计,李佩章、李春洪、孔克顺、王开文等人结幅聚众,贩运私盐,以武装对抗官府的围堵。5月5日,清廷命令江苏、山东、河南各督抚捕拿捻军首领。在其影响下,山东省捻军逐渐人多势盛。1845年7月10日,清廷命令山东巡抚崇恩调集兵力,严加捕拿,但清军无法剿灭。到1846年夏秋期间,沂州一带多有乡村居民结幅者日益增多,他们以接济行旅为名,秘密运送粮食资助捻军。幅军和盐贩等也随之而起,搜集兵器,树立旗帜、名号,逐步发展成武装组织,与官府斗争。郯城县重坊镇地方下接运河,为水陆通衢,张克湘等人曾联合起事,抗拒官兵。清廷禀明捉拿,但并未平息。1847年6月20日,清廷又命令山东巡抚崇恩,迅即命所属严拿,务必获其首领。沂州南部的沂河、泇河等河道与运河航道相连的区域,即今天的苍邳接壤地区,为幅军活动的中心地带,聚众抗拒官府的活动,声势颇大。1848年9月4日,山东巡抚徐泽醇曾奏报拿获捻军、幅军,按律惩办事宜,清廷谕示’不可以捕获不少,稍形懈弛。常川加意,务期尽绝根株’。在清军的围剿下,捻军成员陈秃子等283人遭到拘捕。12月5日,山东巡抚徐泽醇奏报清廷,将所捕获的捻军成员全部杀害。并继续清剿,以求平息捻军活动。1849年5月9日,对拘捕的幅军郭乔、解安儿等多人,山东巡抚徐泽醇奏请清廷,将拟绞之幅军被捕人员归入秋审情实办理,清廷准奏。1849年秋,南方天地会纷纷起事,清廷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1月11日,黄河(未改道前)以北连接沂河、泇河航道的新漕停运,清政府为维护北方的统治,将靠运河打工为生的兖州、沂州及徐州籍及邳州籍的游邦、纤夫,在济宁一带全部遣令回籍,不准一名南下过淮。这一政令,使靠运河为生的大批无地游民断绝生路,激起民众怨怒,成为幅军起义的潜在力量。
太平天国革命影响
1851年(清咸丰元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布告远近,讨伐清廷,震惊全国。江苏徐州、海州、邳州、宿迁和山东郯城、兰山、滕县、峄县京杭运河沿岸的船工、纤夫等数十万百姓,为太平天国革命所鼓舞,开始了反清起义。他们以匹布分幅帕头为标志,由秘密转为公开,起幅、结幅之众日益增多。郯城的吕科仔,邳州的马汶标,峄县的靳豹,宿迁的朱有谷,海州的侯应元、朱广田,沭阳的陈玉标、刘雪德等地幅军首领,各拥众数百人,纷纷在苏北与苏鲁交界地区举行起义。此后的13年,鲁南幅军斗争大致经历了发展、壮大和衰亡三个阶段。1851至1858年是幅军起义不断发展的阶段。清山东巡抚李惠命各府、州、县,加强对反清势力的**。在1851年1至4月共捕获捻、幅各军151人。3月14日,清廷命令各地文武官员悬赏设法随时随地搜捕,不准一刻稍有松懈。加之年内黄河决口,山东,江苏各州县受灾较广,浸水未消,灾民不能复业,无以为生。山东南部捻军、幅军及运河一带无业饥民纷纷起事,反抗清朝统治。1852年(清咸丰二年)幅军一部张雪等人进入兰山,杀死清兰山把总,官府缉捕不获。8月16日,清廷命地方文武官员,实力巡查,扼要堵截。10月10日,清廷又命令山东巡抚李惠,在省内四路堵拿,悬赏通缉,并究出各犯姓名籍贯,配合邻省搜捕。派出督察官员,不分区域,一体严缉,并将以前未捕获的幅军首领李贯武、蔡节运等多人,一并按名搜捕,毋令一名漏网。但清政府的**未能奏效,反抗越演越烈。1852年11月12日,安徽亳州人张乐行、龚德树在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聚众万人起义。部众一支为一’捻’,故称为’捻军’。12月31日,清廷根据江苏巡抚陆建瀛关于捻军一部在山东江苏交界地带活动及捕获情况的奏报,命江苏、山东地方文武官员,迅速合力严拿。命令中称:’江苏邳州境内,有山东捻匪靳豹等窜入,经署邳州知州吴棠会营带领兵勇驰往堵拿,该匪折回窜逸。复跟踪追赶,先后获犯11名。夺获枪炮、刀械、骡马、火药、铅丸等物。’1853年2月9日,太平军攻克武昌,又水陆并进,顺长江东下。清廷震惊,命山东、江苏等地方文武官员在黄河沿线加强设防。2月15日,山东巡抚李惠以检查兵备为名,亲赴兖、沂、曹等府察看地形险阻要隘,挑选骁勇兵丁,制备军火,要求地方官员严密搜查捻军、幅军,加强防务。李惠将密筹交界防堵情形上奏清廷,奏中称:’山东形势,黄河天险可凭,应将大小船只一体编号,收聚北岸,非有官票,不准私渡,以杜奸徒阑入’。清廷指令:’一切布置均合机宜,着照所奏办理。’并通令’各属一体弹压本境土匪,盘查外来奸宄,无任乘机窃发,致有疏虞’。1853年3月8日,太平军直逼南京城下,号称百万之众。山东捻军、幅军遥为呼应,活动势盛,威震官府。3月2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天王洪秀全建都南京,改名天京。5月8日,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奉命率军北伐,连下州、县、府城。11月,逼近天津,咸丰皇帝震恐,调集重兵阻击,太平军受挫。加之后援接应不上,攻势减弱,转为被动。
峄县台儿庄(今属江苏邳州市车辐山镇)人靳豹为鲁南幅军首领,结众数百人,与江南海州侯应元、宿迁朱有谷所率幅军,活动于鲁苏交界地,支援沂州幅军。此时称幅党时期,其成员主要是失业船工、盐贩、无业农民、裁汰兵勇等。幅军主要的打击对象是地主劣绅,抢掠分发其浮财。本地的幅军尚采取昼散夜聚的活动方式,对于官军虽亦拒捕,但未敢明显抵抗。这一时期,幅军较固定的活动地点为今尚岩镇的城墙山(亦称成全山),宋三冈、邱春、于洛、万甲申、周克生(被官府称为周韭)等幅军首领最早据此。还有郯城人武生赵魁元在该县充任壮役,暗中代为幅军遮掩。红花埠人谢齐柱交结各省捻军数十人,与官府对抗。由于声势不大,清政府无暇顾及,只令地方官兵**。随着全国农民革命斗争的高涨,幅军逐渐成为抗击清官兵和地主团练的武装力量。1853年7月29日,清廷命山东巡抚李惠等’即饬所属,严密访拿,按名弋获,讯明后即照例定拟具奏’。10月间,捻军一部由海州进郯城,分袭滕县、峄县、邹县。幅军也在兰山活动,抗拒官兵,地方官吏无力制止。
1854年2月间,江苏徐海幅军首领朱广田等,乘太平军北伐之时,率军深人兰山、郯城等地活动。清地方官府分路防堵,各州县督兵兜剿,幅军被迫退入赣榆县。清军追击,幅军100余人被打死,70余名被捕。朱广田等首领被杀害或俘获,鲁南幅军活动转入低潮。
黄河改道的后果
1855年5月31日,太平军北伐失败。8月1日,黄河因连绵暴雨自河南省仪封铜瓦厢决口,北流大清河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此前黄河东出徐州由泗夺淮入黄海已数百年。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国难与河患同作。山东受灾难民就逾700万人,家园冲毁,流落四方,饥寒交迫。原由豫皖苏鲁四省共同承担的黄河下游水患几乎全都落到了山东头上,山东人民几乎要承担此后全部的黄河灾难。决口要想筑堵成功,实在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用工几万至几十万,用银几百万至上千万。而1855年对清政府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年份,太平天国不仅在南京建立了政权,控制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地区,而且它的北伐军一度打到北京附近,清政府面临被推翻的危险。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清政府必然把农民起义当作心头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对黄河的泛滥只能’深堪悯恻’,在’因势利导’、’设法疏消’的幌子下任凭黄水漫流。改道之前,黄河是阻止太平军和捻军北进的一道天险,鲁南诸县’时皆在黄河以北,兵民晏如,逍遥河上,恃以为固。’而黄河漫口之后,’下游旧河数百里无涓滴之水,俨然平陆,可以万众驰骋。’由于黄河天险尽失,下游大量湖泊湿地尽失,捻军北进十分有利,再也没有不可逾越的屏障。1855年秋,鲁南地区便成捻军活动的主要区域,北驱的捻军趁机进入鲁南后,遍地的灾民迅速集结为各种类型的反清武装力量,促进了鲁南幅军的快速发展,呈现出’江北邳州、宿迁、海州、沭阳,山东兰山、郯城、滕、峄等邑,幅匪千百为群,次第蜂起,夺攘矫虔,吏不能制,邑中桀黠,闻风相效’(见《重修费县志·兵事纪略》)的红火局面。清政府为了平息民变,屡派重兵赴鲁围剿。这样,黄患、民变、苛政、兵扰叠加而至,终于把黄河改道带来的灾难发展到了极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北犯天津,以至发展到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此后清廷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主权沦丧,民族灾难日益深重,更加激发了国内的反清浪潮。魏春、贾玖、梁光松、刘朝中、翟三(官书称为翟三秃子)、李其孟(官书称为李希梦)、褚四(官书称为褚四丫头)等积极组织联络贫苦农民,建立队伍,活动于鲁南一带,公开举起武装反抗清王朝的大旗。
第二节幅军抗清
第一阶段起义
1857年初,磨山、层山一带幅军首领李其孟聚众千人举行反清起义,震惊沂州、兰山府县。费县幅军首领李廷中率众起义,与官府对抗,被兵吏扑灭。2月28日,邳州幅军首领马汶标率部进入县境,意在为李廷中报仇。马汶标率众300余人进入费县埠阳集(今下村乡)等处,又至兰山县横山(今兰陵镇)与当地幅军阎三虎、宋新诗汇合,共七八百人。清政府调驻台儿庄的清军前往**,清军行至兰陵一带,被幅军宋三岗等部击回。沂州知府成善从沂州率部前来进剿,被马汶标部击败。马汶标率部回邳州,与刘乐居,何成风、郭成章、闻大受等部幅军汇合,攻入郯城与宿迁交界的张家塘庄,烧民团头目谢庚升的房屋,而后北上至磨山、层山一带驻扎,与李其孟会合,军威大震。沂州知府无力弹压,奏报山东巡抚请求派兵**。3月25日,清廷下令:’山东沂州府属与徐州交界处所,本为匪徒出没之地,现在郯城界内,既有新起捻匪.必须及早扑灭,着崇恩即饬该地方文武,并酌派官兵迅速掩捕,免致蔓延,务将此股匪悉数歼除。’4月中旬,马汶标、李其孟为避清军锋芒,离开层山、磨山,各率部转战西北费县、蒙山一带,清军尾追,沂州知府成善等分兵围剿。幅军首领李其孟等至费县梁邱。梁邱地方团练长宋德升,捕杀幅军数人,幅军对其恨之入骨,李其孟率众400余人包围宋家,活捉了宋德升,并将其拖至滕、费交界处肢解。地方官员震恐。马汶标部从蒙山一带南下兰山县,又西上费县山区,被费县知县和兖州守备截击。马汶标又奔石门(今鲁城),复入丛山。4月25目,战于费县光棍窑,幅军被杀数十人。沂州知府成善还派地方团练在幅军所经之地搜捕幅军潜伏力量。6月间,兰、费、滕、峄一带幅军纷纷起事,誓为被捕幅军报仇,地方官府震恐。山东巡抚派兵驻费县城,配合地方团练南下赴朱柳、仲村等处清剿幅军。幅军首领梁光松、杨栓、冯科方分股进入费县柏林、明广寺、神风峪(今属平邑县)。蒙阴县令邓培英派兵扼守九女关、白马关,并率练勇由紫荆关进驻费县上冶。1857年7月,兖州道员陈显彝引兵从费县到沂州驻扎,**幅军。接到峄县县令郭逢春的报告,称沿县边地起幅益伙,多者七八十人,少者三四十,有陈小减、张梦柃、曹殿华、陈三科、丁大匠、李中喜、阎二棍、李洛、李小旦、王锅,联合李其孟、褚四、翟三等,大小不下二十余起,一二千人。峄县有乡勇三百人,不敷迎御,请陈显彝移军峄县督剿。对此,清廷急调林士琦为费县县令,蒋庆第为峄县县令,募兵招勇,进剿幅军。8月28日,当林士琦率军进入层山时,遭到幅军伏击,蒋庆第从峄县来援,始免于失败。幅军因腹背受敌,仍撤至抱犊崮山区隐蔽。1857年8月,费县宋德升之弟宋德基赴京都察院告状,将李其孟、马汶标及兰、郯、费、峄、邳幅军首领活动一并控告。9月23日,都察院将宋德基呈词上奏咸丰帝,咸丰谕旨军机大臣等:’现据该民人宋德基将幅匪头目姓名、住址开单呈控,着抄给崇恩阅看。该抚接奉后,即饬令兖沂曹济道达镛并兖州镇将等,迅速将各股匪首严密查拿,按名弋获,毋令漏网,并派拨兵勇会同各该地方将伙党搜剿,务使一律肃清。
官府**搜捕
遵清廷传旨,鲁南搜捕幅军于1857年10月中旬统一行动,新任费县令林士琦募勇800人南下,兖标游击范正坦率兵200人东进,同时,峄县令蒋庆第,把总王宗礼等,也分率勇役600余人北上,于11日出发分头入山围剿幅军。10月12日,清军会于抱犊崮。侦知幅军李其孟一部500余人隐蔽在埠阳周围山内,15日分兵包抄。幅军诱敌深入,重创清军。清军重兵包围,连放大炮轰击,伤幅军数十,幅军火药被炮火轰发。清军乘势攻击,幅军不支,遂分散向山地撤退转移。清军前后夹击,幅军首领梁光松、粱成,李斗等13人被俘。1857年11月7日,山东巡抚崇恩到沂州督察清剿幅军情势,并指挥清军进剿。幅军活动暂时转移今苍山北部的群山中,依靠民众隐匿,清军一时难寻踪迹。崇恩在上清廷的奏折中称:’幅酋李希孟(李其孟)、贾玖等十数股。自百余人至数十人不等;以邳州人翟三秃子一股为最悍,自八月间各路会剿,匪众溃败散窜。有回江南藏匿者,有伏匿兰、郯者,体察情形,已不能为大患。所恨匪情诡险,乡民良懦居多,或贪贿窝留,或畏祸隐忍,藏身甚密,耳目甚多,故首要匪犯一时难以悉获。’在清军的持续搜捕中,幅军首领李武在卞庄集被俘,邵三成在郯城被杀,李洛等在窑湾被捕,马汶标部将任春南等在泰安被俘,李其孟部将徐福来等在滕县青山头被俘,任大麻等在铜山被捕。著名幅军首领邳州人翟三隐蔽在郯城重坊镇(原邳州重坊集),马头一带百姓家中。12月12日,翟三从容南去。复集合部下驻扎邳州管家集、沭阳高家店,再回师北进。郯城县令胡鸣泰侦知,于12月31日率清兵驰抵长城以西。幅军迎战,胡鸣泰指挥决斗。激战良久。幅军阵亡20余人,禚朋俊等8人被俘。翟三遂率众奔西南。再入邳州境,胡鸣泰尾追,并请两省吏兵合捕。邳州知州毕培贞等遂率兵拦击。翟三率部进入赣榆境内活动,与清军作战失利,转移至郯城,并联合他部幅军在今苍山北部山区一带坚持斗争,后又与孙大旺在滕县、峄县境内聚众对抗官府。1858年2月11日,清廷命令山东地方官员派兵弹压幅军。旨称,’此股匪徒结幅滋扰,设与亳匪勾结,则为患愈烈,并着崇恩饬令地方文武,设法搜捕,毋任延蔓,至东省官兵未到之先,就现有兵勇实力兜剿,勿令匪踪阑入徐境。’开春不久,费县令周昆侦知马汶标、李其孟率部驻扎在赣榆境内,即暗中收买李其孟部幅军**岳得安作内应,并令岳得安设法将李其孟从赣榆引出。岳得安找到李其孟与李废、阎瑞祥等数十人,骗进兰山县境,隐蔽在东庄寺,另一部解道士、刘教生等数十人亦来会合。周昆等率兰、郯、费三县清兵偷袭围扑,幅军侦知迅速转移,清军扑空。李其梦等隐据在兰山县兴姑山砚台(今贾庄砚台岭),周昆等乘夜即率兵扼住山险,不使幅军走出。幅军发觉,李其孟挥刀夺路,清军迎斗。**岳得安由后路抄击。李其孟率部奋勇拼杀,终未能突围,与其兄李其孔(李希空)、其弟李其贤一起被俘,押送济南府。3月24日,幅军李其孟等首领在济南惨遭杀害。马汶标部转入蒙阴、新泰山中。蒙阴县令张德霖派奸细打人马汶标部,施离间计。马汶标闻李其孟被部下**暗算,对部下也遂生疑心。行抵新泰高家园,正饮酒间,为**郭寒抽刀刺杀。尽管如此,幅军并未气馁,反而更加积极地打击与义军作对的地主首劣,使’凡充团长之家多被其害’。在与官兵作战中,幅军亦打了一些漂亮仗,如幅军首领翟三在李其孟被害后,即收容了原李部属众,壮大了自己的队伍。
卞庄捕杀兰山县官
1858年7月19日,在北部幅军活动处于低潮时,邳州幅军贾玖、王锅、于洛、邱春等4部与翟三部汇合约千余人,由邳州进入兰陵。兰山县令刘锦堂与兰陵镇分防县丞姚凤长、兰陵汛把总杨安贞等率丁役300余人迎击,行至卞庄埝头地方,双方接仗。清兵开炮轰击,幅军死数十人,马汶桂等十几人被俘。这时郯城、费县知县援兵也接踵而至,幅军被迫后撤,兰山县令刘锦堂及县丞姚凤长领队追击,当清兵追至塔子山西沙沟河处,忽有幅军五六十人从两旁高粱地斜刺突击,清兵后撤。幅军又复回头掩杀,刘锦堂部猝不及防,众寡不敌,首尾不能相顾。县令刘锦堂等被幅军团团包围。县丞姚凤长如笼中困兽,力竭被杀死。刘锦堂由亲信丁役40余人护卫杀出重围,且战且走,幅军蜂拥而至,随即又把刘锦堂围困在路旁一废弃寺庙中。刘锦堂率清兵负隅顽抗,幅军放火焚烧庙门,清兵被迫投降,兰山县令刘锦堂被幅军擒获。经中人传信议解,由兰山宁姓商人聚重资赎之,3日后始释放回衙。刘锦堂在向山东巡抚崇恩的报告中却称,’追贼深入,力战而出。’崇恩虽闻此事,亦未深咎。幅军俘获兰山县令杀死兰陵分防县丞的消息,鼓舞了鲁南民众反清结幅的勇气,使卞庄、兰陵地方幅军活动死灰复燃,呈燎原之火,势颇炽盛。山东巡抚崇恩以攘外必先靖内,即调令署沂州协副将郝上庠等,率本部官兵驰赴鲁南弹压新起幅军。一面咨令兖镇派拨官兵,由峄县奔赴郯城,以备应急之用。并上奏清廷,请求’将徐州节次调去官兵酌量撤回调用,以期南北兼顾’。清廷准请。鲁南幅军又面临着新的腥风血雨洗礼。
长城南桥失利
1858年8月11日,兖沂曹济道王观澄探明幅军大部隐蔽在长城、南桥一带,即派定前队后应。清军进剿,遭贾玖、于洛等幅军狙击。清军于8月12日黎明分三路进攻。先有幅军贾玖、于洛等部三四百人,把住要隘,遥见清军,齐出交战。沂州协副将郝上庠督军直前,幅军奋勇拼杀。抚标游击刘奉祥与委派要员林士琦等,带兵继进,炮击幅军,幅军数十人阵亡,遂后撤,清军合力追捕。正追击间,幅军援军六七百人蜂拥而至,截击清军。彼此对垒,互有杀伤。此时,委派要员陈本立会合费、峄、郯城等县令督带在后策应的清军,快速赶到支援,当即两面夹击幅军,转战3时之久,幅军阵亡百余人,势渐不支,遂向西南撤退。清军又追杀5公里多,天黑收兵。当夜,清军即在附近村庄暂住,郝上庠仍与刘奉祥、林士琦等带兵尾追。幅军在长城、南桥一带作战失利后,即向南转移,又联合幅军曹同华等部,进入郯城红花埠一带,意图进攻县城。郝上庠带兵提前赶到,与郯城知县胡鸣泰分路迎头截击,同时通知邻境费县等处,在与交界地带,一体扼要堵抄。幅军闻信,转向费县山路奔驰。费县知县周昆带兵役迎击,双方交战,幅军阵亡数人,15人被俘遇害。幅军首领贾玖即率部400余人向江苏转移。不久又联合江苏捻军千余人进入沭阳、赣榆境内。经江苏清军会合山东边界民团堵击,幅军又折回南去,于8月16日下午,进驻郯城县错庄地方。正烧煮饭食,郝上庠带兵追至,幅军又乘夜转移。8月17日晨,郝上庠等会合各路兵勇,赶到围剿,幅军不支,尽力杀出重围。行至郯城新庄,又战失利,即先后转移到兰山、郯城、邳州等处活动。郝上庠等会合各路兵丁,连续与幅军接仗,幅军阵亡150余人,20余人被俘。幅军首领贾玖、曹廷亦负伤。曹廷在转战途中,碰触树枝,坠马身死。手下余部,即并入幅军贾玖、翟三等部。8月27日,幅军首领翟三率余部转移至邳县境良璧地方。清军星驰进剿,交战中,幅军有100余人阵亡,10余人被俘。幅军余部遂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幅军贾玖、翟三率部抗清驰骋鲁南苏北,沉重打击了清廷腐朽统治,配合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9月25日,清廷命令山东巡抚崇恩:’兰山余匪,亦着迅速搜剿净尽,以免勾结为患‘。幅军首领王锅、褚四等隐蔽在江苏邳州宿迁县、徐州铜山县一带,10月被清军抓捕,残遭杀害,传首级于兰、郯一带示众,妄图威吓动摇鲁南幅军军心,而适得其反,更加激起民众支持幅军反抗清廷的决心。
以上是幅军起义的第一阶段,各部幅军规模尚小,互不相属,时而集中出击,时而分散隐蔽,相对清官府势力,其力量尚不十分强大。
